經營管理

2014年05月07日
職場奮鬥記之離職篇(二)當懷才不遇時

「懷才不遇」常常會成為人員離職的原因之一,這樣情況而離開的伙伴,多少心中都有些遺憾。
若仔細分析一下「懷才不遇」的情況,可以找出幾種可能性:

 

 

 

游淑玫(承諾企管負責人)

「懷才不遇」常常會成為人員離職的原因之一,這樣情況而離開的伙伴,多少心中都有些遺憾。 若仔細分析一下「懷才不遇」的情況,可以找出幾種可能性: (1)自認能力強,但實際已不符合組織需求 (2)能力符合組織需求,但因「專業的傲慢」而失去機會 (3)組織政治因素,本身非「國王人馬」而被忽視

可能性一:自覺能力強,但已不符合組織需求 這樣的伙伴通常留戀在以往成功的經驗中,但隨著組織的成長與改變,以往的成功經驗已不符合現行需求。例如以前在人員的管理上,主管常能用較為強硬的手法與態度來帶團隊,也許在以前的社會環境是被接受的。但近年來這樣的管理手法愈來愈容易造成主管與員工間的衝突,甚至對這類主管的作法產生不認同感。加上人力資源管理也常用360度的評量,更能呈現員工對主管的不滿甚至投訴,主管也有壓力。

但以往用強硬管理方式達到績效指標的主管,往往深感不解。若組織風向球也傾向較人性化的管理,這樣的主管就容易因懷才不遇而掛冠求去。但想想現在的企業也多暢談人性化管理,管理者應該要適時的調整管理方法,將職場變成自己的練習場,運用趨勢改變反而容易。

可能性二:能力符合組織需求,但因「專業的傲慢」而失去機會 好像在每個組織中總會有幾位伙伴是屬於專業能力很強,但嘴巴很壞的伙伴。老實說這樣的人很討懕,為什麼呢?因為他們在協助同事時,總愛「酸」一下同事才過癮。被「酸」的同事因為有事相求,在當下或許不說什麼,但事後若有機會,都會加倍奉還。

曾看過一位IT主管就屬於這種類型的人,每次請他幫忙總要被狠狠的唸一翻,甚至到嘲諷別人的程度,同事們除非不得以,自然不想跟他接觸,人際關係鐵定不好。但他仍沒有自覺依然故我,直到老闆那邊接到太多有關於他的事蹟後,便開始調整與要求,曾被他「酸」過的伙伴當然趁此機會回報囉,沒多久他就被替換掉了。很多組織寧願要一位能夠與團隊共處的員工,但表現可能不是100分,也不要會帶來組織很多困擾但是100分的員工。只是當事者在離開時仍憤憤不平,好像是組織對不起他似的,相信到最後也沒有人願意告訴他原因吧!

可能性三:組織政治因素,本身非「國王人馬」而被忽視 第三種可能性,相信也是因「懷才不遇」而離職的人心中最大的痛,但跟組織政治相關的議題,也實在非個人能力能改變的。但若遇到此情況時,應該好好分析一下,若是一家有制度的公司,反而可以利用這機會讓自己沈澱一下,「養精蓄銳」一段時間,等待下一個時機。

但若公司的體質不佳,又有太多組織政治角力,此時該思考的是「良禽擇木而棲」,換一個環境也許會更好。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,若真的是人才,一定有機會展現能力的。

 
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