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營管理

2014年07月10日
職場奮鬥記之夾心篇(五) 「誰是接班人? 」(下)

請問:「績效表現好的人,就是主管的最佳人選嗎?」「輪調單位最多的人,就是最佳人才嗎?」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作者:游淑玫(承諾企管負責人)

請問:「績效表現好的人,就是主管的最佳人選嗎?」「輪調單位最多的人,就是最佳人才嗎?」
很多主管談到接班,第一個反應是績效考核最好的人,事實上這是一個管理的迷失。通常績效考核考量到較多的仍是專業技能,但如果談到管理者的接班,除了績效考核之外,還包含很多能力及條件的俱備,如人際關係、影響力、問題處理能力、溝通能力、教導與指導能力…等。這些都是都需同步的思考與判斷,若只看績效考核容易以偏概全了。當然績效考核好通常都在晉升名單中,但專業職與管理職所需職能各有不同,有些人在專業職上表現很好,但擔任管理職卻帶不動團隊,也無法展現好的績效,若組織硬要安排這樣的人去擔任管理職務,容易二敗俱傷,反而失去好的人才。

最近跟某企業在談管理人才培育的議題,之前該企業將業績好的業務人員全列入管理職的培育計畫中,之後也晉升了一些人擔任管理職,但半年後發現某些業務能力表現佳的人,在管人方面卻管的很糟。也有不少人在晉升為管理職後紛紛求去,因為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,寧願再回到業務的職務,有些就直接就掛冠求去,因為面子掛不住,最後整個培育成效不彰且造成反效果。故人才培育計劃,尤其是管理人才的培育,必須跳脫表現好就能當主管的思維,考量人員的意願比能力更為重要。

也有些主管不談接班,主因是依老闆喜歡誰就晉升誰來接班,反正只要老闆高興就好。因為老闆個人喜好而晉升的主管,通常會是組織中亂源。一般這種類型的主管多以「感覺、喜好」來進行管理,對人不對事,而且對真正有能力的部屬充滿敵意與防衛,因為怕地位不保。曾耳聞過這樣的主管,是這樣「處理」部屬的,在他部門中進來了一位公司積極培育的幹部,他各方面都優於主管,即便是一般的人員都看的出來。但主管對他的做事是百般的挑剔,在大家面前不留情面的批評,也常在頂頭上司前參他一筆,搞著他灰頭土臉,信心全失。幸好公司另一部門的主管了解其能力,在他離職前將其調離單位,幾年後這位公司積極培育的幹部果然不負重望,升上更高的職務。時間能證明一切,這樣的結果也打了原主管一巴掌。投不投緣當然會是決定誰晉升接班的考量之一,但不能讓這個條件成為全部,否則是組織災難的開始。

另外有一種情況,也常在企業中發生的,有關人員工作輪調。人員工作輪調職務是培育部屬能力最好的方式之一,尤其當企業夠大時,就會有內部輪調機制的產生。輪調機制通常需原單位主管同意才能申請提出,但面對原單主管的私心,有力的部屬主管會儘可能的留在單位中,反向鼓勵能力不是太優、管理不易的部屬、或是應該要處理的部屬進行單位輪調。久而久之,輪調機制就成了公司應處理人員的保護傘,輪調最多的也是這些人。這樣的人在公司反而歷練過較多的單位,讓他的履歷表上經驗很漂亮,但對公司整體專業能力的接班與傳承卻無助益,只是浪費資源而已。而那些各單位表現優秀的人呢?因主管為鞏固其績效而被留在單位中,他們在工作中是更為專精,但無形中也提高了專業職接班的困難與風險。這種情況下,當時間一拉長,對公司、主管與個人都需承擔更多的風險。

故身為主管不能輕忽「接班」這議題,主管應對單位的業務進行「職位與資位的接班規劃」。針對各項職務進行備援人力與培育人力的安排,每月計劃性的給予培育主軸,並每半年檢視一次培育成果,也可掿配單位內部的工作輪替進行。最好是各項職務都具備有清晰的工作手冊,如此在接班培訓時更能事半功倍。
培育接班,本來就不容易。若以時間四象限法來看,培育接班屬於「不急但重要」的事,「不急」就容易被忽略,因為有太多主管太專注於急又重要的事,但當接班這件事火燒屁股時,也真的就來不及了。因此擬定計劃、找人才、培育人才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碁石,主管怎能不參與其中呢!
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