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營管理

2014年08月26日
職場奮鬥記夾心篇(十一 ) 「有關裁員這檔事」(下)

談完外在因素對公司裁員決策的影響後,接著談的是人員問題,這應該也是不少主管會面臨情況。當員工呈現那些情況時,有可能被公司lay off ? 

 

 

 

 

作者:游淑玫(承諾企管負責人)

 

 

談完外在因素對公司裁員決策的影響後,接著談的是人員問題,這應該也是不少主管會面臨情況。當員工呈現那些情況時,有可能被公司lay off ? 其原因有:誠信或品格有問題、績效不佳的汰換、工作輔導多次仍未改善、行為影響公司名譽或違反公司重要規範者、跟老闆不對盤…等。

 

跟「老闆不對盤」會容易被公司lay off?是的,沒錯,有些主管是如此。即便再有能力,但若老闆覺的這人「不好用、不好管、不好配合、會造成困擾」時,主管可以用很多名義去說這人的不是,或給一些工作上的刁難,最後找個機會「送人離開」,這是其一。另一種情況是「功高震主」,顯而易見的工作能力在主管之上,此時若遇到心眼小的主管,就用一些方式與理由說明該人員的不適任。聽朋友分享過,他們公司因業務發展快速,所以找了五、六個儲備幹部,分散在二位主管下學習,請這二位主管並評估他們是否適任管理職務。他被分配到一位副理底下學習,但總覺得做事不是很順利,儲備幹部們常被這位主管責罵。其中有一位受不了這種管理方式主動離開,另一位被說不適任而lay off。

 

而他努力了半年後也想走人,幸運的是另一個業務單位有缺,就申請輪調到業務部門,才繼續在公司待下來。後來發現被這位副理帶的儲備主管存活率都不高,原因是該主管自身能力就不強,但搶得先機,先來後到晉升的較為順利。當底下來了儲備幹部後,該副理便對他們有很多的防衛甚至工作上的不安心,擔心職位不保而有些不適當的行為產生。真的等到公司高層發覺到不對勁時,不知犧牲了多少人,浪費了公司多少資源…甚為可惜。

 

請別認為有能力就不會被lay off,有時候有能力的人人在組織中離開的更快也更突然,往往令人措手不及,也會讓其他員工覺得震撼。即便再有能力與主管能維持好的關係,創造自己被主管利用的價值,才有機會在職場上走的更長久。

 

誠信或品格有問題的員工,只要證據確鑿本來就應該要裁員,這樣的人留在組織中會造成不少影響。但很多誠信或品格有問題,狀況較大的都是主管階層。曾有主管為了組織的績效,案件明明沒有結案,但卻硬在系統上點結案,常製作假的報表數據,而且還要底下的人員跟著一起配合。並且在經營管理會議上報告自己的功績,有員工表達這樣做的風險,但主管仍一意孤行,最後紙包不住火,造成公司與單位不少的傷害,也只好請他走人。

 

績效不佳或態度不佳的員工,必須要處理時,就該處理,太婦人之仁的主管,最後傷害的是團隊,有些案例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。只是在裁員前要做足準備與功課,留下人員表現的數據或其他資料,並給予機會,盡可能的輔導改善,追蹤改善成效,若主管都做到了這些,最後即便是裁員兩者雙方應該都能接受,好聚好散。最怕的是主管根本沒有教導與指導,員工也從未知道自己是未達標準的,等那一天導火線爆發了,主管就要人家當場離開。人員心有不服,告到勞務主管機關或上新聞媒體,公司反而要花更多的資源來處理這樣的事情,相信很多人資單位應該處理過這樣的案例。所以請主管們在處理這樣的人員時,一定要善盡管理責任。

 

對中高階主管而言,通常對員工的工作狀況資訊來源由各階主管,故在處理不適任人員的問題時,也需再多方資訊的收集與確認,也才能避免決策或判斷錯誤,並不是不尊重各階主管的建議,而是避免錯殺無辜,有時事出必有因,如此做不過是想了解有沒有管理上可做的調整與改善而己。

 

換個角度想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」,被lay off不見得都不好,有些人因為被lay off後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態度、能力與適任性,而找到更適合能力發揮的工作。也有些人因此而更努力,下一個工作有更多的展現並且獲得肯定。記得我在一次培訓課程中遇到一位在前公司被ay off的伙伴,在目前的工作表現的很好且受重用,也很為他開心。重要的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公司、主管與員工是否都有學習,而不是只為成本、公司規定的考量來思考,讓裁員這件事在組織內更為正向循環。

 

備註:圖片出處來自網路,若不慎使用,請所有權人來信告知,我們將立即撤換。

 
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