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營管理
2014年02月27日
作者:游淑玫(承諾企管負責人)
主管的格局與胸襟,從是否能夠任用或拔擢優於自己部屬?就看的出來。主管在面試時,若遇到比能力優秀或是經驗豐富的人,多少會有些壓力.......
主管的格局與胸襟,從是否能夠任用或拔擢優於自己部屬?就看的出來。主管在面試時,若遇到比能力優秀或是經驗豐富的人,多少會有些壓力。
除了擔心這樣的人員進來後,管理上的挑戰外,也擔心是否會為自己增加競爭者。
這在些因素的考量下,很多主管在面試時只會找能力弱於自己的人,長久下來對企業的人才培育並無幫助。
還記得「伯樂相馬」的故事嗎? 現在主管即為伯樂,除了幫公司找到千里馬外,也應該思考如何幫部屬成為千里馬。
但「防衛心強、害怕部屬超越」的主管,不但無法找到千里馬,更無能力協助員工變成千里馬。
曾耳聞有些主管的作風,一感受到底下部屬的表現受到上層主管的肯定時,輕則產生敵意排擠該員工,重則利用權責之便,
讓該部屬儘可能的調職單位或離開公司,因為擔心職位不保,所以用盡各種手段,只為鞏固自己。
有些主管只會「苦幹實幹」,將事情攔在自己身上,因為對員工的能力沒信心,或沒耐心教導,認為自己動手做較快。
也有主管「假借名義」,為了製造這工作只有他能做的假相,來突顯自己的重要性。
若主管不知如何分派任務、教導員工與授權,久而久之,員工的能力也無法培養,最後落得累死自己、卻又埋怨沒有人才可用的下場。
最自私的就是假借名義的主管,為了突顯自己重要性而將工作握在手中的,借「降低風險之名,行自私自利之實」。
主管要做的是如何將自身所學無私的教給部屬,並協助建立客戶或上層主管對部屬的信任與溝通,這樣組織才能做大。
若主管的思維仍只在乎自己的利益,最後組織的能量無法累積,團隊競爭力逐漸消失。
也聽聞有的老闆只能跟高階主管溝通,與該高層主管麾下的其他主管是無法溝通的,這影響之大。
一則是老闆資訊來源的貧乏,可能導致決策錯誤的產生。另一則是高階主管多半扮演傳聲筒的角色,傳遞的過程中可能不小心誤導,
造成員工對老闆的誤解。最後則是老闆對員工溝通能力的削弱,無法貼進員工。
若老闆只能透過少數人來對員工溝通,想想這對企業經營會有造成多大的風險呢? 真該為這位老闆捏一把冷汗。
可惜的是,甚少企業將主管培育部屬的成果,納入主管考核中。也觀察到坊間真正談部屬培育的課程也不多,很多主管不知道如何培育與指導員工。
也了解到不少公司老闆對於留才的誤解,認為錢才是最重要的,熟不知生命中除了錢之外,在學習、成就感與看的見未來的渴望對員工而言更為重要。
「結構改變行為」,若要改變這樣的結構,在主管的績效考核中增列「部屬培育」的評核項目,並要求主管在該單位中,
要能有一至二位「職務接班人」,並將其視為中長期的重要績效關鍵指標,如此才能夠減少主管因妒才而造成的企業人才流失,
也鼓勵主管進行部屬的培育並給予主管該有的技能教育。
「人才」是企業重要的根基,真正在乎「人才」的企業,對於優秀人才的愛才與惜才,應該建立到企業經營理念,並貫徹到每位主管的管理與領導中。
對於推薦、任用與培育員工並使之成為重要幹部的主管,企業更應該要給予讚揚肯定,如此才能破解主管被部屬超越的擔憂與迷失,讓企業愈發茁壯。
備註:圖片出處來自網路,若不慎使用,請所有權人來信告知,我們將立即撤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