個人成長
2014年07月18日
我們不探望父母,因為總有下個星期;我們不帶家人去度假,因為還有明年;我們不陪小孩,等賺夠了錢再說。總要等到突然間,不好的事發生了,我們才會明白。
作者:馬岳琳
出處:天下雜誌 456期
網址: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11658
我們不探望父母,因為總有下個星期;我們不帶家人去度假,因為還有明年;我們不陪小孩,等賺夠了錢再說。總要等到突然間,不好的事發生了,我們才會明白。
拿出十二年前的舊書,已經不太記得書中的細節是什麼,只記得作者寫的是他即將死去的老師,和老師在生病臨死前教他的事。
重新閱讀,書的節奏很快,宛如電影情節般的敘事手法,讓一頁頁的故事像從未褪色般鮮活起來,年輕時的作者就像平凡的我們,他的老師面貌逐漸清晰,身體日漸孱弱精神卻益發強大。讀到最後,老師去世了,你也想起來,十二年前流淚的原因和現在並不相同。
《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》作者米奇.艾爾邦(Mitch Albom),寫的明明是他自己的人生經歷,卻能走進每一個處在不同人生階段的讀者內心。這本書在台灣暢銷了七十多萬冊,全球賣出超過一千萬本。
這本感動全球無數讀者的書,其實一開始時根本沒有出版商願意出版,艾爾邦原本也只是希望藉版稅來幫忙支付老師墨瑞(Morrie)的龐大醫藥費。「在我得知墨瑞得了漸凍症、與他再次連繫前,我就和一般人一樣,很有野心、想成功、想賺很多錢,你不能說服我說我總有一天會死,所以我一週工作八十小時,不對任何賺錢、成名的機會說不。」首次來到台灣的艾爾邦在接受專訪時回憶。
艾爾邦去找墨瑞,看到一個他愛的、敬仰的人逐步走向死亡,看到墨瑞是如何快樂、滿足地活著、如何坦然面對死亡,「我明瞭到我若繼續原本的生活態度與方式,我死時絕對無法像他那樣。」